昆明、昆明——让我们去海埂看海,好吗?

昆明、昆明——让我们去海埂看海,好吗?

   不知道除了昆明以外,还有哪些城市有叫“海埂”的地名。不过谷歌和百度都告诉我,“海埂”在中文世界的前十页基本上没有歧义,指的是一条大约五公里长的、由东向西横插在滇池中的楔形长堤。这条长堤把滇池一分为二,堤北为“草海”,堤南为“外海”。

  “滇池、海埂、草海、外海”,这四个地名本身就很特别。一个水池子里,居然有“海埂”,而且还就着这条堤分成了两片“海”。如果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才首次到访昆明的人,一定纳闷——不就两片湖吗,干啥整天“海”来“海”去的?换成今天的流行语调和快餐思维,甚至足以让网友们吐槽了:“昆明这嘎达的哥们姐们是傻逼、二逼还是装逼呢?”

  可是,如果你稍微早一些到访过昆明,也许就会觉得这些词汇其实很贴切。六十年前、哪怕三十年前的滇池,的确给人海的感觉。她之所以大,不仅因为水域面积本身,更因为湖畔的烟雨朦胧。俗话说,无图无真相,让张老照片说话吧:

图一:1936年,一群人坐在海埂边的大石上谈笑(转载自这里)(望滇池外海方向)

图二:1944年的滇池(望草海方向),图中为美国飞行员J. W. Edwards中尉,摄于昆明西山龙门

 

图三:1960年代畅游滇池

 图四:1980年代的海埂边

图五:1980年代海埂游泳的少女

  在海埂,不但可以看到海,还可以触摸到海。直到八十年代上半段,从海埂下水,往里面走几步,不到1米2深的水下砂石中就可以摸到烟盒大小的蚌。那时候到海埂的一大乐事就是扎猛子捉蚌。脚底摸到蚌后憋足一口气,一猫腰扎下去,把自己的脚丫子翻到水面上,几秒钟后露出头来,要么满脸欣喜地举着蚌壳、要么一脸沮丧地大叫它跑掉了。再抬头往外海方向望去——不是为了感叹天水相连的广阔,而是防止下一个大浪扑来——这样的回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也许我是最后一代能在海埂摸到蚌壳的人了吧)。

  六十年代的围湖造田,让草海的一大半变成了陆地(请一定记住谭甫仁这个名字——主持围湖造田的罪人)。八十年代以降城市人口的膨胀,造成了外海的富营养化,甚至变得“臭名昭著”。不知道到有没有人研究过如果不围湖造田,水域的自净能力是否可以强一些。但我知道的是,从此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滇池净化就一直是每位市长和书记上任时信誓旦旦,离任时不敢多说的痛。到海埂看海,也成了季节性的事情——秋冬季节藻类较少,可以到海埂边走一走。至于游水和摸蚌,几乎已经成了传说。

 

  2013年7月19日,在经历了数年的旱灾后(没错,的确是数年),昆明突然下了一场暴雨。这场雨后,昆明人终于又看到了海。这一次,他们不用再走到海埂边(事实是因为交通瘫痪他们也根本不可能走到海埂边),而是只要从家里探出头就可以看到海了。照例,无图无真相:

2013年7月19日,在昆明看海。以下所有图片摄影:@右腿骨折过

 

 

最近流行做梦,作为昆明人,在看过几年以来那些不是昆明人或者忘了自己是昆明人的人对昆明的种种大刀阔斧之后,我只敢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

让我们去海埂看海,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