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论迷信

没文化·论迷信

论迷信(提纲)

首先,有必要对“迷信”作一个定义:本文所指的迷信,是指主体对某个人、某本书,某个具象或者抽象观念的完全追从和无限敬仰的心理状态。作为一种心理状态,迷信本身不是一种可以在道德上作出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评价的东西。
在本文定义下的迷信几乎无处不在。仅举几例:
幼儿园的学生对老师的绝对遵从,凡事最有力的论据就是“老师说的。”
宗教徒对教主的完全相信,教主的每一句话都是宗教徒的圣旨。
民众对某个政治家的狂热信仰,希望他永远统治自己的国家。

迷信的表现形式是众多的,但其核心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一种“凡是……(迷信客体说的、做的、认为的)就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和意义深远的”的心理状态。这是区分迷信和相信、同意、赞成、确信等等心理状态的基本标准。举例而言,人们之所以相信或同意某天文学家的观点:太阳可能从西边出来,是因为人们在分析了这个天文学家的各种观点后,认为这个天文学家说的有道理。这就不是迷信(或者说此时人们对这个天文学家不迷信),因为人们对天文学家的其他观点仍然有可能作出反对。再举一个更加深刻的例子,你的眼睛看见前面有一座宫殿,你就绝对相信前面有一座宫殿,其论据是“我的眼睛看见了宫殿”,那么你对你的眼睛有迷信的心理,因为你的眼睛和宫殿本身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你在看见宫殿后,只承认你的眼睛看见了宫殿,至于是否有绝对有一个宫殿在那里你并不绝对相信,那么你就没有迷信眼睛。

对客体的迷信往往是从不迷信开始的。一个天文学家刚刚说太阳可能从西边出来的时候,没有人会相信他,甚至会耻笑他(很有趣的是,人们的这种耻笑往往是基于对在先的某种观念的迷信),但在经过论证证明了天文学家的观点正确后,这个天文学家可能会声名鹊起,最后成为某个领域的“权威”(这本身就是一个反映迷信心理的词汇),人们就容易迷信他,认为他发表的有关天文学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为什么?因为这个观点是他说的。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写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即只引用名人的论断而省略论证过程)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实际是利用了人们的迷信心理(当然作者可能自己也迷信所引用的人)。

在迷信的要素中,和笃信不疑相伴的是敬仰或者敬畏。这直接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一旦提到或想到迷信客体,迷信者的心中就升腾起一种崇敬感,自然而然地将迷信客体当做道德评价上的好的、积极的、美丽的、正义的东西,排斥甚至憎恶他人对迷信客体的任何怀疑,不愿意也懒于将迷信客体和其它东西做比较。

迷信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关于它的利弊是很难判断的。迷信最大的作用是给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这是非常重要的。迷信最可能产生的危害是可能为聪明的迷信客体所利用——如果迷信客体是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