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巷巷及我的回忆

昆明的巷巷及我的回忆

  我小时候其实不是昆明人。因为当时我们家离昆明很远,足足有15公里——30华里——15000米——30000步,虽然我们有交通车,但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坐车20分钟以上就已经很远了。所以,我们要进城的时候,都会跟人家说:“我要上昆明去。”(当然,这个“上”字在当时的方言里,很正经)。我那个时候的口音也不是昆明话,而是以关上为代表的官渡话——比如我们不说“五毛钱”而说“藕角钱”,不说“甲虫”而说“牛屎 ong ong”。
  准确地说,官渡话其实才是昆明方言的源头,但这一情况即使是在1980年代,也已经大为改观,当时昆明市区里45岁以下的人说的话,已经明显与长辈不同了。我的口音其实也不是完全的官渡话,但多少带有某种“乡下”痕迹——这一点是我13岁到昆明(市区)上中学后,才意识到的。
  我所在的中学其实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学校——五华二中(不是昆二中),在武成路(要是在清朝末年,我一定是个保皇党,因为我很恋旧,至今不愿意把那条完全被拆除重建的街称为人民中路)。我每天早上坐(普通话似乎应该说“乘”)交通车到小西门——那个时候所有郊区单位的交通车都在那里停——然后步行17分钟到达学校。因为时间很早,而且昆明人都很懂得撒尿后睡回龙觉,所以这17分钟里我基本不会遇到什么人。就算遇到,也是昆二中那个久闻其名但至今未曾谋面的班主任老师的学生——据说他(她)每天很早会让学生去绕着翠户跑步,据说当了他的学生不是尖子也要变成尖子。
  在这些学生中,最常遇到的是一个女生(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不会爱上男生,所以也没怎么记得可能出现的别人)。她也是坐某个单位的交通车来上学,留着长头发背着蓝色或者绿色的双肩书包,冬天的时候会穿一件红色的明显是她妈织的(昆明话似乎应该说“打”)毛衣。那时候我觉得她好漂亮。但是也仅仅如此,从来没有过更多的想法。每当我遇到她的时候,就会跟在她后面30米左右的距离,或者在街对面和她并排走,然后用余光看着她转进小富春街。
  除了大小富春街外,我每天在武成路1米宽的青石板人行道上,还会遇到好多巷口。包括太和巷、中和巷、保和巷、上马巷、下马巷等等。奇怪的是这些巷巷没有在上面转贴的文章中出现。我之所以相信我从小是一个向往文化的青年,就是因为每天早上我走过这些巷口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对这些名称的来由好奇。可惜我到现在还是没文化,所以除了因为知道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殿而对这些巷巷名字的来源有所揣测外,还是没什么多的“地方性知识”。
  至于“炒豆巷”,我一直都知道它就在我们学校旁边,肯定也走过,但一直对其具体起至位置不甚清楚。钱局街我倒是知道,其原因在于我们每天第二节刻上完操后会有15分钟时间休息,大家就会骑单车通过这条巷巷到五一路吃好吃的米线和饵丝。原谅我还是只记得女性——那个卖米线的女服务员眼睛大大的,特别好看,每次她过来给我们炒小锅米线的时候,我都会非常高兴——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她好像仍然在搬家了的五一小吃工作,对,我还认得出她。
  90年代武成路的生意那个兴隆呀,现在想起来真怀念。每天中午路上都挤满了人,走路都是在人堆里钻,据说当时一米宽的店面就要3000块一个月的租金。我记得我的朋友阿捷经常把眼睛摔坏,所以就经常要去配眼镜(10块钱一付),眼镜店在武城路的店铺中根本没什么地位,但你真要配的时候,却仍然满眼都可找到好多家门面只有一米五宽的眼镜行。这次我记起来一个男人了,他每天都在武成小学往北走一点点的地方站在方凳上叫卖西裤(当时流行“大裆裤”,特别帅,我一直都想有一条),他的吆喝声抑扬顿挫,大致意思是“赶快来买赶快来买,看看我这种五短身材,穿起这些裤子来都还有那么一点潇洒。”我真的很崇拜他。
======================
转一组资料:
======================
吴光范(云南日报):
昆明城区地名中,有反映开办工业、手工业、加工业的地名,有金融地名,有仓库地名,有食宿、娱乐、典当地名;有劝业、经商、人口流动、商会行帮等商品经济活动的地名;还有人口流动地名,十分丰富,多种多样,反映了昆明城市化、近代化的进程,研究这类地名,对以古鉴今,发展旅游和市场经济,都有积极意义。
利昆巷:在五华山之西面。东起华山西路的独口巷。因1910年官商合办的耀龙电灯公司成立于今利昆巷内,该公司兴建的石龙坝水电站是我国最早的水力发电站,办电是送光明之举,有利于昆明人民,故名利昆巷。
铁局巷:在翠湖之南。南起武成路,北接登华街,西连黄公东街。因清初在此设炼铁局,开炉炼铁,成巷后以此取名。
钱局街:在翠湖西面。南接翠湖南路,北至文林街。因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政府命云南开局制钱,在此设宝云钱局,故名钱局街。
大银柜巷:东起正义路,西至文明街。以民国初年巷内设有类似银行的官银号,与小银号巷相对应得名。
小银柜巷:东起正义路,西至文明街。以民国初年在此有私人开设的银号,与大银号巷相对应得名。
银珠巷:西起正义路的独口巷。清道光时以巷内有经营绘画颜料“石艮珠”得名石艮珠巷,以石艮字生僻,演变为银珠巷。
西仓坡:在翠湖之西。东起翠湖北路,西至市粮食局第二直属库,北与府甬道相通,长108米。因清道光八年(1828年)在巷内建有太平仓,得名太平巷;以民间习称大西仓,且巷居西高东低的坡地,故清末民间称之为西仓坡。
盐店巷:西起正义路,东至同仁街,长95米。以清时巷中有盐店、盐仓得名。
先知巷:西起正义路,东至同仁街,长95米。清时曾名燕支巷、胭脂巷,后者以巷内多经营胭脂花粉的店铺得名,以音近和先知先觉之意改名先知巷。
扬俭巷:在翠湖之东北。西起翠湖东路,东至青云街,长53米。清末以巷口正对生产肥皂、俗称洋枧的公司得名洋枧巷,1980年以音近和发扬勤俭精神之意改名扬俭巷。
定花巷:在翠湖之北。南起青云街的独口巷,长26米。以1920年前后巷内有王姓人家善于用蓝靛染布,时人称之为王靛花,得名靛花巷,1979年标巷名时误为定花巷。
宝善街:西起正义路,东至盘龙江。明清时,西段为珠宝市场,街中今同仁街口护城河上有桥,曾名珠市桥;东段称南教场。1940年改称宝善街。
炒豆巷:在翠湖之南。北起武成路的独口巷。以清末巷内有两家人善营炒豆得名。
料香巷:在翠湖之南。北起武成路的独口巷。清代称为卖鱼巷,以小西门外渔民多在此贩卖鲜鱼得名。辛亥革命后以巷内人家善营香料改名料香巷。
大羊巷:在城区西北面。北起龙翔街,西至西昌路,东、南接昆明师范专科学校。名由有二说:一说,以清末为羊和牛集市得名;另说,以巷中昔有称为洋行的洋货大堆店的“洋”字,谐音演化而成大羊巷。以前说较妥。
兴隆街:西北接五一路,南至光华街。清光绪时,以生意兴隆之意而名。
益兴巷:西起三转湾的独口巷,长33米。清末巷内住有多家小商户,以生意日益兴隆之意取名。
永升巷:西起正义路,东抵高山铺。清代名迎宾馆巷,以巷有迎宾馆旅店得名,辛亥革命后改永升巷。
吹箫巷:南起长春路,北接桃源街。清初成巷时以巷内洞箫有名,吹弹卖艺集中于此得名。
劝业场:在翠湖之南。今五一路北段五一电影院至人民中路(原武成路)一段的旧称,以此地设有从事促进发展实业的劝业场得名。又称劝业场前街。劝业场于1913年成立,有二层楼房一百多间店铺,楼上有实业改进会书报阅览室、商品陈列所。1922年后设有职业介绍所、职业学校及演讲场、拍卖场等。后此街成为过桥米线等风味小吃和茶室的集中地。现统称五一路。2003年此街已全部拆除,另行建房,仅留小通道。
无逸里:南起大观路的独口巷。20世纪30年代有七户人家在此购地建房,以“世道艰难,人生坎坷,为求生存,不可苟安”之意自勉。
还有反映流动人口的地名,如:
吉安巷:五华山之南。南起华山南路的独口巷。清代成巷后以江西省吉安县经营笔墨的王姓商人的县名及其在巷口所写的“吉安王寓”的吉安二字得巷名。
大富春街:在翠湖之南。南起东风西路,北至武成路(今已扩并为人民中路)。明末清初,从江南迁居昆明的人多在此建房而居,渐成街道,遂以江南富春江之“富春”二字作为街名。街分两段,此段形成早,名大富春街。
玉溪街:南接顺城街,西北抵布新小学操场。因清末民初形成以玉溪商贩为主的街市,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