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Lawg Review
Vol. 1, Issue 1. 23 April 2008.
Editor: Donnie Dong
===========================================
一篇小小的说明文:关于《IPLawg Review》
董皓
在信息网络时代,无论是读者还是网志作者的精力都很有限——读者往往只能在网络上漫无目的地搜寻,然后碰运气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作者又很难每天都有创新性的成果,加上兴趣的转变和网志的随意性,难以持续吸引读者,保持网站的黏性。
《IPLawg Review》是卓敏和我通过电子邮件往来凑出的主意。其目的就是解决上述读者和作者的双重尴尬,通过聚合中文互联网中的优秀知识产权网志作者,共同建立一个互联网上的专业知识产权交流平台。它的宗旨有三:
(1)聚合网志精华;
(2)挖掘纵深资源;
(3)分享专业视点。
《IPLawg Review》的运作方式是:通过“在叙述中链接”的方式,将近期出现的专业知识产权日志、重要的知识产权新闻和资讯集中聚合于一期《IPLawg Review》中,然后在所有参与者自己的网志(博客)上同时刊载该期内容。这种“集中编辑+分散发布”的模式,可以结合“专业人肉编辑”和“网络草根媒体”的优点,让新鲜专业的资讯迅速进入读者(同时也是写者)的视线,并逐渐形成一个开放的知识产权Blogger联盟。
第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26)就要到了,今年的主题是“庆祝创新”,在这个主题之下发出首期《IPLawg Review》(《知识产权网络评论》),也算是为这个小小的创新赶个喜庆。感谢互联网,它让我们低成本地实践这或许幼稚的想法;感谢《草莓》和《爱枣报》,它们给了我们灵感;感谢众多对知识产权有兴趣的写者和读者,它们是我们的源泉……这还没开始呢,就跟颁奖晚会似的,呵呵。好了,废话少说,正式开始。本期内容是个尝试,欢迎大家提意见,更欢迎真正专业的你参加我们的编辑工作,想先看看我们的编辑平台?请点这里指导和批评。
===========================================
《IPLawg Review:知识产权网络评论》
试刊号 第1卷 第1期 2008年4月23日
本期编辑:董皓
===========================================
四月是知识产权月,在“庆祝创新”的主题下,中国酝酿再修订专利法和商标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也获得了原则通过。从知识产权执法体制改革方向到越来越热的普洱茶,这个白皮书的制定过程本身对知识产权就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月还是奥运火炬月,围绕着这个火种,种种抗议和反抗议不绝于耳,其中发生在坦桑尼亚的借题发挥最有创意,反对的是中国的假冒产品。不但直接导致“混淆”的假冒遭人诟病,就是算不上假冒的“Li-Ning”对“Adidas”和“NIKE”的品牌模仿,也有人发表了意见。而在中国,“家乐福”这个品牌不小心成了众矢之的,如果真在劳动节杯葛了它,恐怕受害的还是劳动者。知识产权往往被作为利益较量的矛,欧盟最近也刚拿美国知识产权执法说事,要想学好知识产权,得先摒除极端的民族主义,再远离利益集团的干扰,让法律的归法律、政治的归政治。与此相关的是:北京市版权局称恶搞奥运标志属侵权,不知道出此言者是否具体分析过奥运标志上究竟有没有版权。
珊瑚虫QQ案被称为“一次深刻的网络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其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的也有了相对专业的讨论,一句“守法者强则国强,守法者弱则国弱”颇有箴言的味道,稍微赞一下。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是否有效,也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实践。标准之争再起,有人认为OOXML成国际标准将不利于国产软件。
著作权意义上的“发行”一直被误解,其实问题很简单,发行是负载了作品的有形载体的所有权转移,信息网络传播(或公共传播)是固定了作品的“无形载体”的可获取。但无论是香港的陈乃明案还是内地的司法解释,都没弄清这个问题。不过这也不能怪立法和司法者,发行和复制的分离以及信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种种权能之间的区隔,本就是一个值得继续讨论的问题。
再说点专利的事,根据WIPO公布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的相关数据,中国继续保持国际申请量世界第七的位置,看上去不错,但比比旁边的韩国(第四),再算算人口比例,实在也算不上个值得骄傲的成绩。排在前10位的其他国家为:美利坚合众国(第1位)、日本(第2位)、德国(第3位)、法国(第5位)、联合王国(第6位)、荷兰(第8位)、瑞士(第9位)和瑞典(第10位)。 值得注意的是,与电子信息行业飙升的申请量相比,有关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出现了持续的疲软反应。专利与著作权的血缘关系其实远远大于与同属“工业产权”的商标。而专利文献的版权问题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台湾司法机构的理解似乎有待澄清,小编有自己的看法以后再慢慢道来。
欢迎你将上述内容复制粘贴到你的Blog或网站上,唯一的要求是:你必须完整清楚地将本贴所有内容、包括其中的链接及本段内容予以原样复制。
支持下!有点爱枣报的感觉!呵呵
————————-
豆复:是呀,灵感自它而出。但与它不同的是,我们不是新闻,力求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