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未婚证明、安全套、发票和法治社会

没文化·未婚证明、安全套、发票和法治社会

《没文化·未婚证明、安全套、发票和法治社会》

作者:法豆

  先附上本人2002年初稿、今天修改的一篇小故事作为本文第一部分——今天我一搜,居然在凯迪社区的“笑话人生”被转载。

  假设你现在是一个学生,在一所巨大的学校里上学已经N年,你的身份证也登记着这个学校的地址,你的户口也在这个学校的公安处里。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要证明你自己没有结婚,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首先,你来到你所在的系或者学院。学院的老师微笑着听完你说的话后,会告诉你说:这个事情不该我们管——如果恰好你的学院是法学院,那么老师甚至会批评你:“同学,婚姻与否是个人的隐私,你作为法律专业的应该知道,我们怎么可能去查学生的隐私呢?法学院干这种事情,不是闹笑话了吗?”

  其次,你会被公安处的人告之,这个事情他们没法证明,因为你的户口已经不由我们管了,在本校所在地的派出所。
于是你就到了派出所。派出所的警花会严肃地告诉你:我们出证明都是讲证据的,我们并不能证明你没有结婚,现在的夫妻不在一个户口上的情况很普遍。接着,她会有礼貌地(当然也可能没礼貌,这就看你的能力了)请你到巨大的学校的“人事处”、“计生办”去问。

   然后,你会在“计生办”遇到一位和蔼的医生,她/他会告诉你他们不管学生,他们只负责学校教职员工的计划生育问题,即使是教师,他们也只负责计划生育不负责结婚(观念还满开放的),你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你可以去问问管你的部门,如果是本科生,就到教务处,如果是研究生,就到研究生处,如果是老师,就到你所属的学院或者人事处。

  接着,你在研究生处或教务处会看见几双烦躁而迷惑的眼神——必须理解,他们已经被各种哭着喊着要来上研究生或者本科生的变态及他们的家长们恶心得够呛。
“你为什么要开没结婚的证明?”
如果你回答说我只是想开个证明玩玩,那肯定会被扔出去;
如果你说我就是有用,我开证明的目的似乎是我的隐私,那肯定会被他们笑死;
如果你说我是想……(一个正当的原因——比如购买房屋——注意,对学生来说,结婚这个原因不一定正当,即使是说买房,遇到个热心的阿姨,她也会问你学生为什么买房子?)他们就会无辜地说:“我们没开过这种证明,而且我这里没有你的任何档案(因为本来应该他们填和管的学籍档案一直在你手上,要你自己来填,最后毕业的时候交回去就行了),你还是去管学生档案的学生处吧。”

  当你来到学生处,你就会看见一片繁忙的景象,让你根本不忍心为了自己的一点小事去打扰他们。
正在犹豫时,一个声音响起:“有什么事情?”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挡了一个辛勤的工作人员的路,忙说对不起对不起。
二十分钟后,终于有一个你认识的人跟你打招呼,你才能跟他讲你的事情。接着你有可能遇到一个专门管着你从小到大的所有档案的人,这个人十分关键,如果她/他刚刚被男朋友甩了,或者如果他昨天喝酒喝得不爽,或者他/她这几天为党为人民为领导为自己忙得像条狗一样却得不到承认,那么他就会清楚有力地告诉你:我这里没办法开这个证明。
记住,千万不要说:“档案里面都不能证明什么地方能证明”一类傻话。否则他/她就会略带微笑地说:“档案都是你们自己填的,我怎么知道是真是假。”是呀,这么多年来,你不就是因为各种管档案的部门嫌麻烦,而在他们的要求下自己填了自己从小到大的大部分档案吗?的确是呀,自己证明自己,证明效力大概不太高吧。

  然后你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死磨,拼命跟他/她套近乎,主动帮他/她倒水,有必要的时候可能要献身……二是硬赖,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板砖或者菜刀拍到他/她堆得满满的办公桌上,说你今天到底开是不开,不开老子就跟你拼命……三是打电话,“喂,是X叔叔吗?”注意声音要极其亲切,嗲嗲的最好,而且该X必须是学校校长或者校长的上司。

  不过这几年江湖都乱了,大家见过的市面也多了,所以通常情况下上述几种方法都不能起作用。如果遇到一个比你还会磨,比你还会赖,比你还会打电话的人,或者遇到一个根本就把你当成空气的。那么你就惨了,有可能短时期内你根本就没办法证明你自己没结婚——连你妈都不能证明:一是她也当然有可能不知道你是不是背着她结了三次婚,二是最重要的:她没有公章。

  当然,也有这样的可能性,当你沮丧地走出豪华的办公楼时,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哥们你干嘛呢?”转头一看是好久没联系的在学校某实权部门(比如分房子或者帮某领导开车等等)的哥们,跟他还没说完上面的话,他就说这事简单你等一等,我们先去吃饭。吃饭的时候,可能你会得到一个电话号码,它属于刚才的冷俊的公安、和蔼的医生、无辜的职员或者某宿舍管理科的老师之一,然后下午你就可以去找他拿开好的证明了。

  笑话说完了,说点俗话。

  法治社会是什么样的?高人各有评说,我是个俗人,只觉得它首先应该满足人们与生俱来的、对“安全感”的需求。什么是“安全感”?首要的就是信任,请允许我再俗一点:夫妻相信对方不会有爱滋病,所以除非为了避孕,就不会戴安全套,这个时候他们就是“有安全感”。这种信任大部分情况下是非理性的,因为一次婚外性行为其实只需要二十分钟,而通常情况下你每天都有远远超过二十分钟的时间看不见你老婆/老公。试想,如果一个人随时怀疑他/她的老婆/老公可能在外边沾上性病,以至于天天“穿着袜子洗脚”,那么我估计没多长时间这个家庭也就该好和好散了。有人曾经论证所谓“法治国家就要建立法律信仰”的提法不正确,我同意(因为逻辑刚好弄反了)。但我觉得,基本的安全感至少是法治社会中人们的一个心理特征。

  假设一对夫妻已经完全对对方失去信任,但由于种种原因还不得不继续维持家庭,那么这个家庭就比较恐怖了。比如说,两个人可能不得不睡两张床,或者每次例行公事前都要重重保障,等等。显然,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这样的家庭的开支会比较大,而且这种开支不会增加多少福利——乐观地估计,所谓“高潮”也只会在春梦里出现。不过这还不算最恐怖的——我就曾经在门户网站的“社会新闻”里看到过这样的事:某男因为太爱某女,因而就把该女关在房间里长达N年,甚至在某女身上刺字以证明其“所有权”。我不知道该女是不是会爱某男(长时间禁锢和洗脑后是有可能的,但这问题太敏感,打住),但我想大部分人肯定都不会认为这种家庭关系正常。

  回到未婚证明上。之所以要开未婚证明,是因为有人(比如银行)不相信你对自己婚姻状况的陈述。这本来也没什么,在现在这个社会,一夜情的男女不戴安全套的确不太安全。在不太久远的古代,因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非常有力,人口流动也不频繁,所以很是有些机构能证明你没有结婚,比如“单位”、“居民/村民委员会”,所以开这样的证明也很简单。但也正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即使是你妈也很难证明你是否结婚,所以要开个未婚证明就必然变得很困难。

  有一个办法,就是发明一种技术,制造一个安全套,一个永远不可能造假的“未婚证”,从你出生的时候就烙在你的身上,在你结婚的时候由有权机关把它从你身上取走,离婚的时候再套上去。先不用说这个技术是否有可能出现,即使是有,我觉得也是一个很糟的办法——第一,有权机关可能会因此权利无限膨胀(毕竟大部分人都要结婚);第二,再好的安全套它也可能会破,如果你不相信对方,那你就只有分床睡觉。所以说,这种思路不能增进社会福利,只会增加社会成本。

  其实,类似的安全套在我们的社会中并非没有,“发票”就是一例。记得三年前我到香港的时候帮某个公家买了个东西,为了报帐就向店员索要发票。也许是因为自己不懂广东话,英语也不好,反正我是费了好半天才让店员理解什么是“发票”——A receipt printed by the authorized factories, and the cachets by revenue and company should both be included in this receipt.然后店员无奈地说:我们没有这种东西,给你的收据上有我们店员的签名,也有我们公司的名字和商标、地址。看来香港的法制还真没有我们内地完备呀——员工随便拿个小票欺骗老板怎么办?

  可惜的是,相信读者都知道“发票”这个安全套在内地破得也很厉害,弄得一些纪律“严格”的单位套上加套——为了防止虚假报帐,你报帐前要经过重重签字,必要的时候甚至得拿着发票、小票、买的东西去登记固定资产,还要在固定资产上贴标签,等等。在我们这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里,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一个人办某件事情,经常需要盖很多个章,用这个章去证明那个章,用这个证明去证明那个证明,未婚证明就是其中的一种。窃以为,这种感觉就如同我刚才所说的不能离婚却又互相不信任的夫妻一样,不爽。

  之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开未婚证明,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开了证明,一旦有问题我就得承担责任,可是我为什么要承担这个责任呢?连你父母对你的责任都只承担到18岁,关我什么事?”这种说法的确非常有力,我是他们也会这么想。这就又引出了第二个本人所理解的法治社会的特征:责任感。

  什么是责任感?假设两个年青男女干柴烈火以后有了爱的结晶——因为安全套破了。然后女的跟男的说我怀孕了,男的先甩出一句:“我可是戴了套的。”或者女的来一句“有了你的孩子,无论如何你都得负责。”相信双方一定是心灰意冷再爱也不爱了。相反,假设男的立刻和设身处地的和女伴商量这孩子到底要好还是不要好,而女的也压根没想把这个事当成什么条件去要求对方,那么估计即使是去医院做了流产,胎死腹中的可能也只是一个还没成型的小肉粒。

  “责任感”不是随时害怕承担责任,而是随时都感到应该去承担责任。和“安全感”一样,责任感往往是无理性的。当某个人非要去找一个理由才愿意承担责任的时候,那就不存在责任感的问题了。在没文化的我的理解中,法治社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这个责任感不来源于自身的“道德水平”,而来源于整个社会制度体系所形成的氛围。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这个社会中的缺乏责任感和缺乏安全感统一在了一起——“未婚证明”其实不是为了证明“未婚”,而是为了证明“未婚的人说了真话”
;发票其实也不是为了证明确实有这个开支,而是为了证明员工没有撒谎——可是,在一个总是带着安全套的关系中,又怎么可能有责任感存在呢——你首先就不信任我,我还为什么要去负责!

  正是种种安全套以及生产安全套的制度,侵蚀了我们的社会,使我们距离法治目标越来越远。法治社会,除了严密的规则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对人格的信任——当你把我当人的时候,我才会是人。也就是说,我们的重点绝对不是去制造种种安全套,而是去建立保护人的尊严的制度。我对“道德建设”不感冒,因为这还是在制造安全套——相反,我很没文化地认为,丈夫想把妻子的心拉住绝对不是通过拘禁乃至刺字,而是通过自己给她的爱和关心,让她权衡利弊以后,不愿意抛弃家庭的幸福;同样的,要让银行相信一个人的“未婚声明”很有效,要让老板相信自己的员工尽忠职守,要让社会中的每个人有责任感,首要的是真正建立起一套能够吸引人的、保护人的权利的制度——即使人真的是自私自利的,在这样的制度下,正常人也不会愿意去撒谎和违法,因为这会使他/她丧失幸福。

  总之,安全套的真名叫“避孕套”,你要用它去找安全感,至多也只是权宜之计,甚至会变成饮鸩止渴,让迷恋上它的人越来越缺乏责任感——若如此,“法治”只会是个春梦。

  本文使用创作共用条款保护版权,欢迎转载,请到本人博客(http://blawgdog.com)查看相关说明。转载请连同本段落。

 

法豆 于 2006年3月

本文引用的图片地址:
http://image2.sina.com.cn/tn/news/2004-11-26/U275P138T3D22891F57DT20041128121836.jpg
http://health.qcgd.com/images.39.net/userwebsite/39.net/aids_05030302.jpg

http://image.chinabbs.com/pic_search/pic/4511/a5039e0005ee1a6ed1e6dcc55ba08423_small.jpg

http://image2.sina.com.cn/lx/bbs/p/2005/1027/U1175P8T201D4453F5413DT20051027134437.jpg
http://image2.sina.com.cn/dy/pc/2005-05-12/76/U1131P1T76D6007F1681DT20050512195158.jpg

 

3 Comments

  1. 老朋友

    笔者的诱饵又进鱼池了. 性话题吸引了多少看客. 其实专门写本<性与法>的专著, 或搞性法学研究会, 可能更轰轰隆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