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互联网
法豆血泪史之:【互联网时代的异地恋】
在这个全宇宙异地恋共同的节日里,豆哥携豆嫂祝大家“见君节”生活工作两不误哈!
杀手也有小学同学,豆哥当然也异过地恋。那时候通讯基本靠电话——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一分钟两块的压力下,你不快也不行啊。所以豆哥练就了快男三板斧:“宝贝吃了吗……没吃去吃吧……嗯嗯挂了啊…………”
在那段painful past里,一个很幸福的瞬间是第一次透过ICQ(不懂了吧,伊是QQ的外国穷亲戚)听到女盆友的声音——由于网速慢,耳机里传来的是深沉婉转带喉颤的男低音——“哥乌哦哦哦,我……额额额……肚呜呜……子饿饿饿。”
萝莉幻灭为大叔也就算了,最关键是没流量啊。那时候号称极速的网吧也就是10兆带宽,不要说豆哥那52K的小猫了。在“多图杀猫”的年代,传张照片就可以废掉你半钟头的撸功。至于小妮子的音容笑貌,大抵只能靠意念了。于是彼时豆哥常常语重心长痛兼彻心扉地建议那些企图启动异地恋模式的兄弟——现实点,下片儿吧——让小猫工作一晚上,运气好不断线的话,也能有个十几分钟的雅蔑蝶。
现如今的地球就不同了。我家楼下电信公司的光纤入户广告里,人家都不是用K用M算网速,用的是G。无线网速都可以让你听高质量的肖邦,更不用说装个摄像头就可以照顾地球那边养的狗。
女盆友们现在可开心了,摄像头里你的一举一动尽入眼帘,加装个喇叭的话,还能在你起劲打游戏的时候在背后发个海豚音吓死你。还Phone Sex?哥们你咋嫩老土?你多方连个线,下半身红色裤衩上半身灰色西装就可以远程见家长——也就是一个APP的事儿!
有速度才有激情,有时候的确是这样的。
不过,爱情这事还真不比下片儿,完全靠速度拼流量也不行。异地恋的牛逼之处在于: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两人共饮一江水,哪管豆哥在中间洗裤腿。大批适龄青年能把异地恋修成正果靠的还真就是意念。这种意念打动你之处在于它必需是用心专一而非独孤求快。
比如大家都可以通过网络给远方的宝贝送个花,但是真正把网络送花和快递洋葱区分开的也不多。再比如所谓在线法律服务,真正在线的也就是电子邮件传递法律意见。至于给的建议好不好那还是得分人——豆哥跟金秀贤的区别,至今跟网速没什么直接关系。
有人远程恋爱终成眷属,也有人陌陌约泡家毁人离。速度和流量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在上网之前还真得想一想。恋爱如此、产业创新如此、所谓互联网法治建设亦如此。
向法豆公众号(fadoufadou)回复“喝奶茶”或者“香港法治”,给你看一篇《喝着奶茶说法治——香港法律文化漫笔》。
微信号:fadoufadou 出品人:豆制品
法豆血泪史之:“互联网思维”是神马?
网络如此多娇,引无数网虫竞折腰。
从联众到魔兽,从淘宝到京东,从开心人人到约泡神器(注意,我说的是泡不是炮,你们这些流氓),这个世界似乎已经被互联网咔嚓咔嚓地嚼碎,就差喉头一紧吞到肚子里去了。
因此,“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济”这种高大上的词汇也就横空出世了。
可是,互联网思维究竟是啥子思维,互联网经济究竟是乜嘢经济呢?你问八个人有十个人会说,不就是互联网上的经济、采取互联网的方式思考吗?
如果你再敢问一句,这个、这个互联网,这个“英特耐特”是什么?那你就完了——轻则收到一句“你没上过网啊!?”的呵斥,重则牵手失败二十四盏灯全灭,并且孟爷爷还要送你一句“不提高自己,长相再好也可能被抛弃。”
2零零2年,豆哥为了给师兄李子木普及网络知识殚精竭虑,从C2C到B贰B,最后终于通过如何使用P2P下片儿这个例子,让伊明白了互联网确实比到街上跟挺着大肚子的阿姨讲价钱有优势的道理。但是,李师兄仍然令人发指地在新攒的电脑上装了一坨昂贵的光驱,导致豆哥一度怀疑自己在三线城市的二流大学里写篇跟互联网有关的硕士论文,是不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事实证明,写这种论文确实是对人生不负责任。我要是研究个“东西方宪法中女性投票权的比较”或者哪怕“人类避孕制度史”,那十年前的论文十年后随便拿出一段来,即使哄不住同行,至少也能当个大V上个ccTV。研究互联网就没这种命了,技术进步得稀里哗啦就不说了,单是各种文科生创造的概念都是波涛汹涌此起彼伏。
比如,十年前大家叫信息产业,现在流行TMT,逼得我们大MIIT都把自己中文名改了改(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是MIIT,你还是不是TMT律师!?)。十年前有个东西叫“新经济”,据说是一种由代码组成的平坦世界;十年后你要再用这几个词儿造句,那你不是坐过牢就是去太平洋海岛上支过教。
所以豆哥苦啊。先天脑残加上后天选择失误,搞到现如今还是必需不断学习新知识——不然,骨灰级网虫有个屁用,你知道怎么给微信公众号上加个神经猫骗点击率吗?你知道MIIT上周二发布的“反色情APP通知”对服务器建立在境外、但消费者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有什么影响吗?早知道,不搞互联网搞搞腐败或者反腐败多好……
当然,铁骨磨成灰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比如,更新知识过程中刨除噪音的能力可能要稍微好一些。这就跟看片儿时间长了,掌握快进键的节奏可能更准确些是一个道理。
本着举贤不避豆的精神,如果你相信豆哥看片儿的经验可以帮你回答“互联网是什么”这个看似容易的问题。可以在法豆公众号(fadoufadou)中回复“四个层次”查看一篇文章:《什么是好的互联网应用?互联网的四个层次》
二一二时间
壹:这是一条纯种法国斗牛犬
贰:它不喜欢上网,很讨厌手机
微信号:fadoufadou 出品人:豆制品
董皓:什么是好的互联网应用?互联网的四个层次
【导读】什么是好的互联网应用?我的答案:不是作为通讯工具,也不是作为传播手段,甚至不是作为信息来源,而是作为交谈对象。
最近,“互联网思维”赫然成为产业界和投资者的热门词汇。不过,敢拿这个词造句的人,未必认真考虑过什么是互联网,以及什么是好的互联网应用。既然大家都敢于胡乱,那么我也就胡乱说几句。
中联网感受
回到中国大陆,立即感受到了中联 网(Cinternet, 本人制造的词汇)和互联网的差异。
Update 0913: 还有一样最根本的特色,就是国外网站速度奇慢。国内下载速度很快——都是盗版的东西。
1. 看不到Twitter,Facebook等网站其实也没什么,毕竟这些网站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是休闲娱乐用途,远没到必需品的地步。因为封锁,和新浪微博相 比,中文twitter上人群的多样性要差很多。
稍微比较心烦的是youtube被屏蔽这件事。我有个小癖好,想休息一下的时候,会到 youtube上去看两个搞笑的视频,现在不行了。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我知道有优酷土豆等等东西,但每当看到上面铺天盖地的广告的时候,基本就没多少兴 趣了。
Radio Berkman: A Non-Unifed Theory of the Internet
Radio Berkman is a series of online radio program produced by Berkman Center at Harvard University. The latest session is an interview to me by Danial Jones on the topic of Cyber-pluralism. Please click the title of this post to read more and listen it.
Caution: the radio program may be played automatically if you are not using IE, please prepare an earphone when you are staying at somewhere requiring silence.
醒醒吧来看日出:信息时代的分水岭
我的家乡昆明有一个绝佳的观日出地点:滇池畔的西山。小时候为了看日出,在西山里的寺庙住下,天寒地冻地睡在硬得像石头一样的铺头上。好不容易睡着了,又突然被父母逼迫起床,昏头昏脑地被拖到观景的地方,心里充满怨恨。但是,当那轮红日从远处山峦中最终纵身一跃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了——太阳真的是跳出来的。从此留下心理阴影,导致我后来学习量变产生质变的原理时非常顺利,马上就知道:尽管时钟滴答滴答,对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没有歧视。但一些事件真的可以成为时代的分水岭。
嗯,信息传播的分水岭近在眼前。
所谓“草根记者”在一两年前还只是部分掌握了网络技能的Geek的小众娱乐。现在它已经成了人人皆可为之、皆在为之的自然形态。看到什么新鲜的东西立即掏出手机咔嚓咔嚓,然后回家粘在博客、BBS、Twitter、Flickr或者在传统管制思路下发音为“非死不可”的Facebook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而这一切,还在不断发展中,并且在我看来,正酝酿着一轮新的日出。
如果说,典型Web 2.0形式的网站(如豆瓣和Youtube)还是建立在网站为中心,然后由用户到网站上来制造内容的逻辑上,那么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将真正由以网站为中心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即网站,用户的信息瞬间发布、瞬间汇聚,即时更新。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传统的搜索引擎时代不同了,后者是由搜索引擎派出机器人搜寻既存的消息,而现在则有可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自动推送信息给任何接受者。Twitter让每个人的页面都成为搜索引擎,并且是不需要打入搜索词的推送引擎。最有趣的是,通过开放的API,twitter上的信息可以瞬间共享到其它网站上(就象法豆首页上的一样)。网站已经不是中心了,人才是中心!或者更准确地说,就像新的P2P传送技术一样,已经没有中心了。
互联网上的隐藏地带:暗网
除了前两天提到的Usenet所代表的新闻组服务外,互联网上还有许多隐藏地带。“暗网”就是其中一类。
暗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2009年3月8日版本)
注意:本页面复制自维基百科,根据维基百科的要求,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请转载者遵循该条款。
暗网(又称作深网,不可见网,隐藏网)是指互联网上的内容,不属于那些可以被标准搜索引擎索引的表面网络。
迈克尔.伯格曼将当今互联网上的搜索服务比喻为像在地球的海洋表面的拉起一个大网的搜索,巨量的表面信息固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查找得到,可是还有相当大量的信息由于隐藏在深处而被搜索引擎错失掉。绝大部分这些隐藏的信息[暗信息]是由于网页信息必须通过动态请求而产生,而标准的搜索引擎却无法对其进行查找。传统的搜索引擎‘看’不到也获取不了这些存在于暗网的内容,除非通过特定的搜查这些页面才会动态产生,于是相对的,暗网就隐藏了起来。据估计,暗网是大于几个数量级表面网站。[1]
[编辑] 命名
堪培拉法院利用Facebook送达判决
昨天的日志与Facebook上的信息流有关,今天又讲Facebook。不过这不是话题广告,只是碰巧连续两篇日志都跟它有关。
根据《每日电讯》的报道,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高等法院近日首次,很可能也是全球首次,同意律师使用互联网上的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站Facebook向两名缺席法庭的当事人送达判决,要求当事人偿还154026澳元债务及8123澳元利息。
向法庭申请以这个方式送达文书的律师是在通过常规渠道无法联系当事人后,在Facebook上通过搜索邮件地址找到了当事人的页面。在这个页面上有当事人的出生年月日、邮件地址及他们的朋友链接。这些条件满足了当地法庭的送达文书要求(a sufficient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with the defendants)。在这条新闻为媒体所报道后,两人分别对自己的Facebook页面采取了关闭公众访问和删除的动作(ps,没经验啊,两位仁兄仁姐)。
根据相关报道,过去,法院曾采取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的方式送达过法律文书,通过社会性网络网站(SNS)送达法庭文书则是第一次。
微软MSN强制升级独乐,《反垄断法》深锁闺房空叹
如果你跟我一样使用着一台年迈的电脑,并且跟我一样依赖老MSN(包括Windows Messenger和Live Messenger 8.0及以下版本)进行即时通讯,那么你倒霉了。这几天,你登录MSN的时候会被下边的对话框挡住:
如果选“否”的话,你就无法登录MSN。如果选是的话,你的MSN Messenger将被升级到Live Messenger 8.1版。这个版本对于内存的要求很大,你的MSN可能不断掉线,甚至直接在吃完你电脑的内存后,等着你把指头按在“Ctrl+Alt+Del”上。看着你的老电脑哼哧哼哧地爬行,一股悲愤之情可能会油然生起,于是,有IT农民写了反讽的“感谢信”,还有冲动点的直接开骂微软“无耻”,而且因为这次微软的行动是全球性的,所以外国IT农民也打出了“What the Hell Is Microsoft Doing with My Computer?”的横幅。
当你安装Windows Messenger的时候,会遇到一个用户条款,[注释,见文后]如果非要去看这份合同,那么里面陈述了这样几个要点:第一,MSN是个服务,作为软件的Messenger是为了这个服务提供的,如果你不接受服务,或者微软终止了对你的服务,你就不能用这个软件了;第二,你本来就是在明知“有缺陷”的前提下使用这个软件和MSN服务的,所以微软不担保你不出事。用更通俗的话说:这是送你的服务,用的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那也不关贫僧的事,但如果老衲要终止对你的服务,你也没什么好唧唧歪歪的。如果根据这个用户条款的话,微软强制升级你的MSN不但没错,而且还相当地体贴。